dg真人

ENGLISH

dg真人

当前位置: dg真人 > dg真人 > 正文 dg真人

讲先贤故事 传法大精神——三院联合档案馆开展“塑说·法大”首场宣讲活动

来源 :发布日期:2025-11-06点击量:

114日清晨8时,微风拂过林荫道,裹挟着秋日的清爽。一场“塑说·法大”宣讲之旅拉开帷幕,来自dg真人 、光明新闻传播学院、商学院、档案馆的师生依次瞻仰谢觉哉、钱端升、雷洁琼、彭真四位先贤雕像,在宣讲中感悟法大红色基因与法治文脉。

在谢觉哉先生雕像前,dg真人 思政2401班的阿伊再姆以“塑说·觉今”开篇。1994年司法部与法大共建的谢觉哉铜像,是校园首座纪念性雕像。阿伊再姆细数谢老与法大的渊源:1952年以时任内务部部长身份出席北京政法学院开学典礼,1962年以最高人民法院院长身份为校庆致辞,还常作为专家学者走进课堂践行“司法需专门人才”的理念。她讲述谢老起草首部反腐法律时逐字推敲、在边区创新“投豆选举法”保障群众权利的故事,让谢老“笔耕不辍为法治奠基”的形象与心系民生、严谨务实的法治精神深入人心。

 

随着阳光穿透云层,师生们来到钱端升先生雕像前。思政2401班的吴佳芯接过宣讲话筒,介绍这座由1960届校友唐自熙捐资、国家一级雕塑师创作的雕像。1952年院系调整,钱端升先生受命筹建北京政法学院,毛主席亲签院长任命状。为汇聚师资,他“一请不成再叩门”,力邀费青、雷洁琼等学者到校工作;为解校舍难题,他当面向上级反映情况,推动海淀校区老教学楼建成。更动人的是他一生“四次申请入党”的执着,从1956年首次递交申请书,到198181岁终成党员,字里行间满是赤诚与坚守。

随后,师生们走进格物楼,驻足雷洁琼先生绣像前。思政2401班的周裕欣讲述这位与法大同行19载的前辈故事。1952年雷先生从燕京大学来到北京政法学院,身兼教授与副教务长。她带学生下乡调研,协助解决村民宅基地纠纷;还走进工厂、社区普法,教工人维权,在报纸撰文解读法律条文。雷先生还培养了一批优秀学生,传承“扎根大地、心怀百姓”的理念,让这份立足实践、为民普法的法治情怀代代赓续。

 

宣讲最后一站是逸夫楼内的彭真雕像。思政2401班的赵成湘介绍,1951年彭真任中央政法干部学校首任校长,为法大前身北京政法学院输送师资;1983年推动两校合并成立中国政法大学,邓小平同志亲笔题写校名。改革开放初期,他三个月牵头制定7部法律,明确“罪与非罪的界限”,19791988年主持颁布85部法律,包括1982年宪法,他提出的“以事实为根据,以法律为准绳”等原则至今指导司法实践。暖阳下,师生们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,那份立法为民的担当、坚守正义的信念,正传递到每个人心中,化作法大人前行的力量。

针对此次活动,学校档案馆馆长刘旭表示,校史是学校文化传承与思政教育的核心载体,校史人物更是教育改革、学科发展与社会责任的践行者。此次“塑说·法大”项目意义非凡,它以校园内先贤雕塑、绣像为纽带,串联起四位与法大渊源深厚的法学前辈事迹,既让师生直观触摸法大乃至新中国法学教育的发展脉络与办学精神,厚植爱国爱校情怀,也为同学们提供了锻炼资料整理、写作与演讲能力的实践平台。她期待能有更多学子参与其中,在感悟历史、讲述历史中,接续传承法大精神,书写属于新时代的法大篇章。

宣讲指导教师吴娇认为,开展校史校情教育是新生入学教育的重要一环,此次活动以中国政法大学红色校史为主题主线,以四位政法教育领域的先辈及其雕像为具体案例,通过实地参观与现场宣讲将“经国纬政,法泽天下”的法大传统融入新生心中。此外,此次活动是学院组织学生共同参与“大思政课”建设的一次实践探索,后期我们将吸收更多同学加入其中,挖掘更多红色校史资源和鲜活故事,形成固定品牌活动,打造一支理论宣讲“轻骑兵”。

宣讲团成员阿伊再姆表示:“此次活动让我收获颇丰。我十分荣幸作为宣讲者引领这次跨越时空的对话。最初我面对的是一尊静默的雕塑,从撰写讲解稿时的思路零散,到最终呈现时的逻辑清晰、情感饱满,它教会我要‘让文字走进雕塑,让故事触动人心’。在反复练习与调整的过程中,校园里的人物雕塑不再是静止的艺术品,而是承载着法大精神的标识。当我深入了解每位人物为法治事业付出的努力后,我自身也受到了深刻的精神洗礼,这份对法治的敬畏与热爱,也自然而然地融入到讲解的每一个环节。这让我明白,宣讲不是简单的信息传递,而是要通过自己的表达,搭建起听众与先辈精神之间的桥梁。未来,我愿继续做法大精神的传播者,让更多人了解法大的历史、读懂法治教育的光荣,更加坚定法治建设的未来。”

现场聆听宣讲的光明新闻传播学院2023级本科生娜迪拉·它也尔江感慨道:“四位先辈以卓越功绩铸就法治丰碑,为实现法治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,作为一名法大学子感到与有荣焉,这激励着我们传承法治精神,为实现民族复兴贡献青春力量。”

“塑说·法大”项目旨在将校史文化、先贤精神与理想信念教育深度融合,通过系统性的讲解与宣传活动,深入挖掘并生动呈现法大的红色基因与法治文脉,致力于形成一套成熟的具有法大特色的校园文化宣讲体系,形成一个在校内校外有影响力的学生思政实践品牌,培养一批善于讲故事的学生宣讲骨干,打造一个可持续、可复制、可推广的校园文化品牌与思政教育实践平台。

(图文:崔冬雨)

 

版权